常务副市长林亮在致辞中讲到,首先代表市委、市政府对丽水山耕品牌发展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国家工商总局、省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指出,“丽水山耕品牌发展大会”的召开是市委市政府推动小微企业成长、推动“丽水山耕”品牌发展的一件大事。近年来,“丽水山耕”品牌销售额累计已达58.2亿元,平均溢价率达30%,为实现我市提出的三年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丽水山耕”是全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它的培育发展是打通“两山”通道的重要探索,是“打好五张牌、培育新引擎,建设大花园”的重要举措。希望全市各地、各部门加大“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建设,为全力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助力。他强调,“丽水山耕”的发展也是我市小微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省委书记车俊指出:滚动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不是阶段性、临时性的,而是一项长期性、战略性的重要任务。我市通过促进增量、整治淘汰、优化环境为抓手,搭建创业平台、完善服务要素、破解发展难题,小微企业社会贡献持续加大,成长指数逐年提升,综合贡献力指数表现强劲,成长活跃度指数逐步走高,制度供给力指数平稳上行,2015至2016年连续两年获评全省“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工作优秀市。
国家商标局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丽水作为生态城市,紧密结合本地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产业结构特点,积极打造“丽水山耕” 集体商标这一农业区域品牌,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并以此来引领、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益,加快实现由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转型,可以说,是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理论的具体体现;是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举措,走出了一条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进品牌经济与产业发展、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新路子。“丽水山耕”品牌富农成效的初步显现,为加强农业区域品牌建设、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成功案例,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也为商标局下一步推动区域品牌注册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会议上午的宣传片《桃花源里的丽水山耕》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发布首批“丽水山耕”——食用种植产品、食用畜牧产品、食用淡水产品、加工食品等四个大类标准,规定了相关农产品的定义、生态环境、养殖过程、保鲜贮运、文创包装、质量保障、销售的要求,为农产品是否能使用“丽水山耕”品牌提供了准入标准。发布丽水市小微企业成长总体发展向好指数,增强了与会者对创业创新的信心;会议还对12家丽水市小微企业成长之星的表彰,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大会首次运用VR等科技技术展示了丽水山耕品牌形象及产品,让品牌形象更加生动的植入人心。
大会主题演讲大咖云集,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胡晓云,中国十大营销专家朱玉童,台湾品牌农业推广协会理事长张玉成,分别从商标品牌富农战略、文创+品牌、创意营销、台湾经验等主题深入浅出,给丽水山耕品牌发展提出宝贵的创新建议。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协会副会长马勇伟就《丽水山耕品牌发展的路径选择》开展嘉宾对话,邀请创业人员互动,共谋区域品牌发展之道。
当天下午“丽水山耕与金融对接”、“丽水山居对接丽水山耕”、“丽水山耕品牌营销”、“丽水山耕标准技术”等四个分论坛现场探讨交流热闹非凡,为看好及致力于区域品牌发展的参会人士革新了思维。如丽水山耕品牌设计总监颜峻瑜,从农产品品牌、创意设计、电商等角度做分享,为丽水山耕品牌推广及营销网络建设助力。而银行等金融部门推出助力丽水山耕品牌发展的金融产品,设立丽水市生态农业产业基金,开展农业股份化改造与金融担保等举措,为助力丽水山耕小微企业且做大做强提供了坚实的后盾。
“丽水山耕”品牌,是在丽水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的重要嘱托,坚持“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的背景下,于2014年9月创建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今年7月,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省委省政府、省工商局的关心支持下,“丽水山耕”集体商标已有7个类别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成功,是全国首个地级市区域公用品牌。截至2017年7月底,我市共有农产品商标4265件,其中行政认定驰名商标(庆元香菇、松阳银猴)2件,浙江省著名商标74件。“丽水山耕”、“丽”等系列商标已经申请了涉及45个类别的100件商标注册,截止目前已经成功注册47件。目前已有百兴菇业、鱼跃等556家企业加入到“丽水山耕”品牌旗下,形成了菌、茶、果、蔬、药、畜牧、油茶、笋竹和渔业等九大主导产业。相关商品采取“生态化生产、品牌化运作、电商化销售”的方式,走出丽水,走向全国。2017年“丽水山耕”品牌销售额达到32.1亿元,品牌销售额累计已达58.2亿元,平均溢价率达30%,品牌富农成效明显,绿水青山正逐步转化为金山银山。
目前“丽水山耕”品牌已确立“1个目标、2个突破、3个联动和4个体系”运营模式。1个目标是指到2020年实现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2个突破是指在产品规模和营销创意上实现新突破;3个联动是指形成省市县联动、政府与市场联动、理论与实践联动;4个体系是指建立品牌标准和认证体系、三商融合营销体系、金融支撑体系和科技服务体系。一是出台规划引领。市政府出台了《“丽水山耕”品牌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明确了“十三五”期间“丽水山耕”品牌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全面规划“丽水山耕”品牌发展路径,从品牌培育、推广、质量标准、农产品安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举措。二是实行企业运作。“丽水山耕”品牌所有者是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实际运营和推广是丽水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丽水市农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和丽水市生态农业协会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公司下属有丽水蓝城检测公司、丽水绿盒电子商务公司等17个子公司,工作人员达200多人。这些都为丽水山耕品牌的良好运作和推广提供了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三是制定品牌标准。制定并向社会发布首批“丽水山耕”——食用种植产品、食用畜牧产品、食用淡水产品、加工食品等四个大类标准,规定了相关农产品的定义、生态环境、养殖过程、保鲜贮运、文创包装、质量保障、销售的要求,为农产品是否能使用“丽水山耕”品牌提供了准入标准。四是全程溯源监管。质量是品牌的核心生命力,为此公司实行检测准入(公司自建检测机构)、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统一物流管理体系等机制,依托丽水市农合联社及农业局,建立“四级九类”(四级:市、县、乡、企业;九类:蔬菜、水果、食用菌等九大类)监管体系,同时各县(市、区)分别确定两名以上溯源辅导员,辅导企业录入生产数据,严格把控挂牌农产品的质量,做到优胜劣汰。截止2017年8月累计检测样品9857个,检测项次10.8万次,合格率为98.2%。五是完善考核机制。将“丽水山耕”品牌发展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各职能部门的年度考核,今年重点要完成新增1000个合作基地、500个背书产品、400个母子品牌商标、销售额超20亿的考核任务,全面拓展品牌规模和影响力。
“丽水山耕”品牌刚刚起步,得到了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协同共助成功破解“丽水山耕”商标注册难题。在国家商标局、省工商局大力支持下,市市场监管局根据商标局的工作意见,积极整改落实,推动“丽水山耕”集体商标成功获得注册,市委书记史济锡对此批示“这一工作十分有意义,做得好”。二是省、市出台扶持政策持续推进。今年2月3日,省工商局、省农业厅、省质监局、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下发《关于支持“丽水山耕”品牌提升发展的若干意见》(浙工商标〔2017〕6号),从支持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扶持培育重点龙头企业、支持开展示范单位创建等五方面提出十四条意见,全力推动“丽水山耕”再提升再拓展。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推进品牌创建与质量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的意见》等扶持政策,对新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的,给予20万元奖励;对地理标志证明(集体)商标推广使用成效显著的单位或组织给予10万元的奖励。截止2017年7月底,全市共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4件,集体商标15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培育与发展取得较好成效,涌现了一批品牌富农的典型例子。如“庆元香菇”涉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元,联结林业用地200多亩,带动10多万人增收致富;“松阳银猴”品牌的推广,带动了松阳浙南茶叶市场的发展,该市场2016年的成交量达到7.62万吨,成交额达到50.45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绿茶集散中心。三是建品牌指导站精准服务。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成立“丽水山耕”生态精品农业品牌指导站,制订《“丽水山耕”集体商标申请使用流程》等多项制度,落实专人负责指导培育,坚持每周至少到相关企业走访一次,积极为企业品牌发展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建立“丽水山耕”母子品牌数据库,指导“丽水山耕”旗下50家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对符合条件的“丽水山耕”相关产业集群,积极支持申报浙江省专业商标品牌基地,指导松阳银猴、处州白莲等产业集群开展证明商标、集体商标注册保护和推广使用;开展“生态精品农产品品牌化培训班”等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相关培训,就农产品商标品牌的运营推广、规范使用、产品质量管理、广告宣传等内容进行系统培训。四是加强“丽水山耕”商标品牌的规范使用和推广。今年5月,由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对全市“丽水山耕”商标品牌的推广与规范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检查发现,已有121家企业能规范使用,其中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有66家。对存在的部分农业主体意识薄弱、农产品溯源系统需优化等5个问题,我市将从完善政策、树立典型、优化平台等方面给予及时解决。五是优质资产再次注入。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近期将府前等4家规模较大的国有农贸市场全部划入农投公司管理,实现优质资源整合,为“丽水山耕”品牌推广注入新资源和新平台。六是增点扩面提升知名度。在城区10家主要农贸市场开设“丽水山耕”农产品体验和销售门店,特别是今年6月开设的“丽水山耕”九城山货旅游地商品体验购物中心,成为了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的新亮点。(艾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