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杭州发布全国首 副省级城市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
日期:2017-04-26 10:05  点击:290083
 4月26日,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了《杭州市2016年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这是继昨日浙江省工商局发布的全省小微企业指数报告之后全国首个副省级城市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该指数以全市34万户小微企业(按省工商局500万注册资本以下的统计口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综合贡献力、制度供给力、核心竞争力、成长活跃度四方面24项细分指标,综合反映杭州市2014—2016年间小微企业发展动态,相关数据信息来源于市场监管部门企业登记数据和行业分层抽取的2400家样本企业。指数以2014年为基期,基点定位为100点, 今后将每半年发布一次。

杭州小微企业指数领跑全省

小微企业成长指数编制工作全省同步开展,据统计,杭州市小微企业2016年总指数为120.09,较2014年增加20.09个百分点;与2015年相比增长10.23%。在全省11个地市中,杭州小微成长指数一马当先。综合贡献力指标对总指数影响最大,贡献率占44.51%,其次是成长活跃度和核心竞争力指数,分别贡献 24.33和23.82个百分点,制度供给力指数贡献最小,占7.34%。

1   杭州市小微企业成长总指数及模块指数

                                                 QQ图片20170426101326

图片1 

1  四大模块指数对总指数的贡献度

从四个模块的具体情况来看,制度供给力、核心竞争力、成长活跃度指数均位居全省第一,仅综合贡献力指数位列全省第二。有84%的细分指标指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小微企业规模、结构、效益、成长速度以及新兴产业分布均领跑全省。

滨江、江干、萧山指数表现抢眼

杭州各区县发展特色鲜明,经济发展方向和程度略有差异,在小微企业发展上同样显示出这一特点。2014-2016年期间,滨江区、江干区、萧山区等9个区县的小微企业成长指数呈现持续上涨态势,但桐庐、淳安、建德和临安的小微企业由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成长状况出现一定波折。

2   杭州市9个区县小微企业成长指数

 

2015年

2016年

上城区

103.09

106.49

下城区

104.65

106.33

江干区

111.66

120.23

拱墅区

108.07

112.08

西湖区

104.07

111.51

滨江区

105.06

120.62

萧山区

109.96

118.45

余杭区

107.06

111.73

富阳区

103.70

108.16

桐庐县

106.51

106.24

淳安县

104.95

105.78

建德市

104.89

105.80

临安市

107.59

106.31

2016年滨江小微企业成长总指数增加了20.62个百分点。四大模块指数中,综合贡献力和成长活跃度指数均位居全市第一,制度供给力指数位列全市第二。江干区小微企业成长总指数上涨20.23%,其四大模块指数的涨幅均超过10%,尤其核心竞争力指数增速达22.16%。萧山区总指数增长18.45个百分点,综合贡献力指数全市第二,比2014年增长28.92%。  

  信息经济、时尚、高端装备制造、健康产业发展领先

2016年,杭州市七大万亿级产业(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中,信息经济、时尚、高端装备制造和健康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增势较猛。

其中信息经济成长指数涨幅为16.78%,综合贡献力指数两年内增长31.70%,成长活跃度指数增长17.46%;时尚业成长总指数上涨10.37%,综合贡献力指数增长27.33%;高端装备制造行业增长17.53%,综合贡献力、核心竞争力和成长活跃度指数在此期间涨幅均超过15%。健康行业小微企业成长指数增长7.17%,其核心竞争力指数增幅高于其他行业,达到22.95%。

3   杭州市分行业小微企业成长总指数

 

2015年

2016年

信息经济行业总指数

111.63

116.78

时尚行业总指数

104.77

115.63

健康行业总指数

108.73

116.52

高端装备制造行业总指数

110.74

117.53

 

《杭州市2016年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报告》显示,杭州小微企业成长指数上升趋势明显,而小微企业成长指数恰恰反映了“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实施以来杭州取得的发展成效。

一是发展环境优势凸显,小微企业对政府扶持政策的满意度高。从小微企业对政府扶持政策的满意度测评数据看,杭州市三年平均得分为7.45分,领先全省其他10个地市。在8个测评项目中,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的感受、政府对扶持政策的宣传力度和对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满意程度3个项目平均得分位于前3名。全市13个区县中,西湖区平均得分遥遥领先,达到9.6分,满意程度相当高,其次是下城区和滨江区。

二是创业热潮不断涌现,小微企业增量明显。至2016年末,杭州市小微企业数量达33.98万户,比2014年末增加了三成。其中2016年新增小微企业6.73万家,占全省新增小微企业的四分之一。

图片2 

2   2014-2016年杭州市小微企业总数及新设小微企业数

三是经营状态持续向好,经济效益稳中有升。2016年,杭州市小微企业资产总额和营业收入总额指数为114.80点和109.11点,相比于2014年分别增长14.8%、9.11%,小微企业利税总额大幅上涨,2016年指数值达到140.86点。统计显示,全市营业收入利税率由2014年的3.26%提高到2016年的4.21%,增长率为29.1%。总资产利税率2016年为3.34%,较2014年增长22.7%,充分反映出小微企业总体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四是科技投入强度加大,创新动力日益增强。杭州市小微企业科技投入占比上涨17.17%,拥有专利、商标、品牌数和新产品产值占比指数分别增长26.97和44.21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上升幅度显著大于科技投入增长,小微企业投入产出效益递增。

五是转型升级渐入佳境,成长活力不断激发。2016年,杭州小升规企业占规上企业比重指数为111.79点,环比增长5.16%,说明持续推进小微企业主体升级,深化“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工作已经初见成效。实际经营企业占比和三年存活率均表现出上涨趋势,三年存活率指数是全省唯一上升的城市。

        

2017年是杭州市第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小微企业发展的谋划之年。杭州市小微办相关负责人认为,小微企业成长工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小微企业市场主体作用,主动融入城市的发展战略,通过管理理念、商业模式、技术手段的创新,不断发现新的商机和增长点。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部门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强政策创新和落实,通过不断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审慎监管来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各部门要通力合作,通过搭建平台,集聚资源,在创业空间、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等方面给予要素支持;要依托梯度培育,分类培养,精准服务,打通小微企业成长的通道。

        下一步,杭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等“三个一”改革,推进全程电子化登记,深化小微企业专业化服务平台功能,集聚社会机构力量为小微企业成长提供服务;此外,将不断完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联合社会力量共同构建小微企业诚信体系,为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施悦来)

 

附:杭州市小微企业成长指数及其指标体系构成

图片3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5/08 10:01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