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李艳华:“铁腕”治军再出发
日期:2017-04-17 10:24  点击:54847

“见证泰康百年,希望自己能活到136岁。”2016年是李艳华加入泰康的第20个年头。在泰康20周年表彰会上,她一句笑谈引得全场笑声一片。“其实我是认真的。”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她说。

如今的李艳华,已经是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泰康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年泰康,依旧是个奔跑的少年,对泰康的理解,没人能比陈东升董事长更准确”。她指着自己办公桌旁一幅泰康20周年的画说,“这就是泰康现在的状态,对未来满怀憧憬,新事业才刚刚起步,全新的领域,全新的挑战,奔跑着再出发。” 

李艳华自2010年接管泰康养老以来,不仅实现了在年金、团险、利润等各项指标的持续增长,还在团体保险行业探索出了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BBC销售模式,这使泰康养老的业务连续几年保持200%的增长。在她看来,这是泰康养老的传统业务,和当年理顺年金、团险的发展脉络一样。“最难的战略清晰了,最牛的战术到位了,团队还打不好仗,就只能换帅了。”李艳华在泰康以“铁腕”治军闻名,眼里容不得沙子。

近两年,李艳华所面对的全新领域是政策性健康险业务,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5年年中的一次内部会议,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拍板由泰康养老承接健康险业务的开拓与发展工作。

陈东升非常了解李艳华,作为20年的老泰康人,李艳华的牛脾气绝对适合攻坚克难。

虽然再次被委以重任,李艳华并不感到意外。但政策性健康险的业务难度却不亚于再创业,也给她带来了很大挑战。在泰康养老的团队中有很多人都是从最基本的医疗保障体系构成学起。但是,在集团的支持下,李艳华带领团队整理好思路,快速出发,成立健康保险发展中心,研究政策、开发产品、整合系统、招兵买马;召开健康险研讨会、学习会、培训会,疯狂地进行头脑风暴;混入医生圈子,找人社部、卫计委的朋友了解情况;向东软学习系统建设,远赴美国讨教经营经验。这时的状态以她的话来说就是:“撸起袖子、挽起裤腿、低头猛跑。”

2016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这是建国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的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紧接着,国务院又于2016年12月印发了《“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加快提升医保经办机构法人化和专业化水平。政策的密集出台,不仅为商业健康保险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让商业保险机构看到了更多参与的可能,也预示着业务风口的到来,这让李艳华和团队倍感时间紧迫。一边实战一边总结,2017年初,李艳华带领团队重新梳理了政策性健康险的业务范畴。具体说来,这当中涵盖了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补充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护理保险、个人税收优惠型商业健康保险、特药保险……“政策性健康险的业务往往是由地市级政府统筹,也有县统筹的,十几项业务,600多个城市,这远比当初的规划来得复杂,我和团队也需要跑得更勤、更快、更深。”

谈到未来业务的发展,李艳华认为,“商业健康保险天然就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力量,泰康这些年建立了自己的大健康生态体系。未来,我们希望民众在社保报销之外的医疗支付,都能由我们来对接。依托健康管理,协助社保做控费工作,实现让人们更健康、更长寿、更富足的远大理想。”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种观点。不久前,人社部和保监会的领导就长期护理保险赴泰康调研,在场的李艳华也直言不讳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5/06 04:47
首页 刷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