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共用工程一泵站出水
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作为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农村饮水工程一直备受社会各界人士关注,是党和政府为解决陕甘宁老区人民吃水困难而兴建的一个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发展农业灌溉、改善生态环境,促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而兴建的一项扬水工程。其中的“盐”代表宁夏的盐池,“环”指甘肃省的环县,“定”则是陕西定边。
浸透数代人的心血和梦想
半拉子的扬黄工程续建上马
工程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酝酿,90年代开工建设,时间跨度长达40余年,可谓浸透了数代人的心血和梦想。工程旨在解决陕甘宁三省区四县36万人、127万头牲畜的饮用水问题,覆盖面积1.01万平方公里。工程分共用工程和陕西、甘肃和宁夏三省区专用工程两部分。
共用工程于1988年7月开工建设,1996年全面竣工。投资8亿多元,建成泵站12座,最高扬程达651米。但由于各省区配套工程建设滞后,共用工程迟迟达不到设计供水能力,长期小流量运行,不能充分发挥工程的设计效益,造成大量设备、资产闲置浪费,加之工程建设遗留问题较多,运行管理机制没有落实,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急需续建配套,使其尽快发挥工程效益。灌区群众守着工程喝不上黄河水,成为 “半拉子”工程。2008年续建工程正式获批,2009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
续建工程受水区涉及宁夏盐池、陕西定边和甘肃环县3个县,规划到2020年使三省区受益总人口达52.9万人。工程续建后,将有效解决一期工程长期以来高扬程、小流量、高水价运行的现状,从而为灌区所在村组加大种植结构调整、实施规模经营、推广农业实用技术、
革命老区的生命工程
陕甘宁干旱带迎来“幸福水”
对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上的群众来说,当地十年九旱,饮水一直是件“闹心事”。“吃水比油难”,人们常用“靠天吃饭”来形容缺水状况。
扬水灌区新貌
宁夏扬黄工程是指将黄河水从北部平原引到中南部山区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的民生工程。通过沿黄河兴建梯级抽水泵站,将黄河水抽取到有大量可耕荒地的项目区,同时将中部干旱带农民搬迁到项目区,在解决移民饮水问题的同时,变荒地为水浇地。
工程主要由水利、供电、通信、移民和农田开发五大部分组成,包括红寺堡和固海扩灌两片灌区。概算总投资36.69亿元,开发土地80万亩,搬迁安置移民40万人,泵站总装机容量达19.97万千瓦。
宁夏受水区基本覆盖了盐池全县,约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70%。续建工程工业供水范围包括盐池县花马池、惠安堡等5个乡镇和太阳山、萌城2个工业园区。目前,以盐环定工程扬水为水源,建成了太阳山工业供水工程,实现了向太阳山能源新材料工业基地供水,并正在筹建盐池县萌城工业供水工程。盐环定扬黄续建工程建成后,将具备为年总产值16.8亿元的工业企业提供水源。破解了工业发展受水资源制约的瓶颈,为合理开发当地矿产资源,发展工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随着工程供水领域不断拓宽,从过去单纯向农业供水发展到向农业、工业、生态、城镇、人饮等多领域供水,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为宁夏中部严重缺水、旱灾频发地区的稳定和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工程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确定的“工程建设质量第一、农业开发效益第一、移民安置稳定第一”的原则及“边建设边发挥效益”的建设方针,快速推进工程建设。建设过程中,采用多项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成功解决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问题、泵站封闭圈裂缝问题、高含硫地下水对建筑物的腐蚀等问题,确保了工程质量和进度。工程自投入运行以来,实现了移民“一年搬迁,两年定居,三年解决温饱”的工程目标。
记者了解到,工程投入运行以来,共开发水浇地20余万亩,受益群众达到6万余人,带动县内生态移民近3万人,建设灌区各类林网3万亩,生态环境实现了历史性恢复。农业总产值达8.47亿元,灌区粮食产量由开发前的401万公斤增加到9.76万吨,农民收入由开发前的328元增加到2010年的3669元,发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真正成为盐池县的“生命工程”。
引黄上山泽旱塬,亘古荒漠变良田。扬黄工程为灌区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荒山变成了米粮川,生态绿洲瓜果飘香,移民新村富裕安康,到处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
“他们牵来一条‘黄龙’,沿着十二级泵站越过沙丘,带去生机和活力,灌区绿波涌,草原牛羊欢;他们守望在戈壁荒滩,扶贫之水潺潺流淌,昔日荒垣变成了米粮川。”
作为宁夏中部干旱带最可靠的水源保证——盐环定扬黄工程,承载着母亲河的“乳汁”,穿沙漠,上旱塬,为陕甘宁革命老区人民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幸福。盐环定扬黄工程,由最初的“扶贫工程”演绎成了而今的“生命工程”,由过去单纯的人畜饮水,发展到今天的向农业、工业、生态、人畜等多领域供水。今天,当你沿着一级级扬水泵站跋涉行进,一架架雄伟的渡槽、一排排输水管道仿佛通向天际。这一水往高处流的奇观,会让你切身感受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追溯盐环定扬水工程的发展历程,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龄。如果说30年改革开放,以举世瞩目的成就、前所未有的跨越,给国家以富强,给社会以进步,给人民以信心,那么我们也不讳言,被誉为“亚洲最大的人畜饮水工程”的盐环定扬水工程,为西部地区的扶贫开发注入了新鲜血液,成为陕甘宁边区人民的生命工程。